得亏这位湖北籍文人,飞沙走石的北京城竟被写成风景
春天如约而来,在只能“云踏青”的这个特殊春季,不妨来读一小篇写晚明北京城的古文,再听哥伦比亚大学东亚系教授商伟老师讲一个解构“北京城风景线”的故事。
在明代,有一位叫袁中道的湖北籍文人,写了一篇在北京西山一带游玩的精彩游记——《西山十记》,用文字为当时的北京城留下了一幅精彩的速写图:“出西直门, 过高梁桥,杨柳夹道……”
那个时候的北京城,大海淀还是沟渠交错,一片汪洋,春天飞沙走石,冬天只有腌白菜,但正是袁中道这样的来自南方的可爱作家,将原本没有风景的北京写成了人们心中的一道风景线。
那么,在当年,南方的文人是怎样来到北京,怎样发现了北京,如何完成他们的北京书写,并且通过他们的文字,把北京变成了他们自己的家园?
沧海桑田,时移事易,历史每一天都在改写,而写作也在参与创造人生的意义,构成人生意义的源泉。
1905年前后,西直门全景(西南面),选自《气球下的中国 La Chine A Terre Et En Ballon》
《西山十记》
明 袁中道
出西直门, 过高梁桥, 杨柳夹道。带以清溪,流水澄澈,洞见沙石 。蕴藻萦蔓,鬣走带牵,小鱼尾游, 翕忽跳达。亘流背林,禅刹相接。绿叶秾郁,下覆朱户。寂静无人,鸟鸣花落。
过响水闸,听水声汩汩。至龙潭堤,树益茂,水益阔,是为西湖也。每至盛夏之月,芙蓉十里如锦,香风芬馥,士女骈阗,临流泛觞,最为胜处矣。
憩青龙桥,桥侧数武有寺,依山傍岩,古柏阴森, 石路千级。山腰有阁,翼以千峰,萦抱屏立,积岚沉雾。前开一镜,堤柳溪流,杂以畦畛,丛翠之中,隐见村落。
降临水行,至功德寺,宽博有野致,前绕清流,有危桥可坐。寺僧多业农事。日已西,见道人执畚者、锸者,带笠者,野歌而归。有老僧持杖散步塍间,水田浩白, 群蛙偕鸣。噫!此田家之乐也,予不见此者三年矣!
《西山十记》
及背后故事
○
讲座嘉宾:商伟
主持人:大策
时间:2019年7月21日
地点:前途驿·智趣沙龙
对话嘉宾
大策
知名电视节目主持人、策划人。
1978年考入北大中文系,1982年师从袁行霈先生攻读古代文学研究生,1984年毕业留校,兼任林庚先生的助手;1988年赴美留学,在哈佛大学师从韩南,主攻元明清小说戏曲研究,同时师从宇文所安继续从事中古文学的研究。目前担任哥伦比亚大学讲席教授。近著包括《给孩子的古文》《题写名胜:从黄鹤楼到凤凰台》。
商伟
主持人:您的书(《给孩子的古文》)当中有没有类似这样的题材,对于我们今天熟悉的城市,古人会有不同的描摹和解读,在那个没有影像,没有照片记录的年代,我们生活的城市是什么样子呢?比如明代袁中道的《西山十记》,这个西山就是北京的西山?
商伟:就是北京的西山,现在也可以去看看。因为我读本科是在北大中文系,所以我记得大学里第一次读到,就感到很亲切,头两句,“出西直门,过高粱桥”。
主持人:这个好像导航的声音,“出西直门,过高粱桥”。
商伟:其实袁氏兄弟是生活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的,他们都是南方人,南方人当时是很害怕来北京的,不要说明代了,就是我们念书的时候,堂堂北大中文系,要找一个上海籍的教授,让他来到北大中文系教书,丈夫愿意,太太不愿意,在北京生活太苦了,冬天只有腌白菜,春天飞沙走石。北京成为风景是很晚近的事情,一直到了晚明,这一批南方来的文人开始把北京写成了一道风景线。
北京城的冬储大白菜记忆
主持人:他们那个时候就是大V,在他们的小红文的倡议之下,北京成了打卡必游的地方。
商伟:北京终于纳入文人风景的版图了。
主持人:逛北京不是件丢人的事了。
商伟:一定得先写成风景。所以他们写了这个地方,出西直门,过高粱桥,这也是我们经常走的路,进城返校,都是这一条路。高粱桥是一个有历史的地方,尽管我念书的时候,那只不过是一条小水沟。它给了你一种历史很遥远、又很近的感觉。同样一个地点,同一个名称,但你知道这个地方的建筑和风景都已经历过了沧海桑田之变。
主持人:当年这儿就是个屯。
商伟:这里到处是水,所以你看“杨柳夹道,带以清溪”,这不难读的,“带以清溪”就是以清溪为带,这是古汉语的读法,清溪就像它的佩带一样,弯弯曲曲的清溪流水,就像飘带一样,但是沿着这条路走下去,路边是杨柳。当然,现在的路面不知加宽了多少倍,连我们当年见到的路边挺拔漂亮的白杨树也都不见了——而这只不过是过去三四十年间发生的变化而已。
主持人:现在不叫高粱桥了,叫魏公村桥。
商伟:“流水澄澈,洞见沙石”,大家读古文多了就知道,这种看上去是直接的描写,好像是当时在那儿看到的,但是背后又有出处的,你要是读了古人写水,写鱼的系列,就不难发现,我在《给孩子的古文》中也收了不少。六朝的时候,刚发现江南的时候,吴均的《与宋元思书》里面就说,“水皆缥碧”,就像碧玉一样,是透明的淡青色。
商伟
主持人:这当时北方人是无法理解的。
商伟:江南刚被开发的时候,大自然还处在原生态,完全没有人工的破坏,所以大家看这里是怎么写的:“水皆缥碧,千丈见底”,像富春江的水,一直可以看到底,“游鱼细石,直视无碍”,细石为底,所以可以一直看到底,没有任何障碍。这又跟写鱼的系列连起来了。大家还记得,《小石潭记》,“潭中鱼可白许头,皆若空游无所依”,鱼就像在空气中游动一样,为什么呢?“日光下澈,影布石上”,因为水底是石头,不是淤泥,所以日光穿透溪水,就像穿透空气一样,并且把游鱼的影子投在了石底上。你看袁中道在文章中只不过简单的两句“流水澄澈,洞见沙石”,但背后是有出处的,有文字的积淀的,你读多以后就知道,这不完全是他自己想出来的。
主持人:包括毛泽东的诗词,很多都是必须有出处的,这种出处其实不是抄袭。
商伟:就像是园林艺术的借景,你在未名湖和圆明园都可以看到玉泉山的塔,现在有点儿难了,被高楼挡住了,未名湖边上海淀的高楼也可以看到了,以前不是这样的,绕着未名湖散步,可以看到玉泉山塔。这就是借景的妙处,文字的出处也是借景,你读《小石潭记》和《西山十记》,仿佛可以把《与宋元思书》写的风景也尽收眼底。
远眺玉峰塔 (图:金同吴庆领)
主持人:让你觉得这个文字有渊源。
商伟:接下来“蕴藻萦蔓,鬣走带牵”,写得多漂亮,水草顺着溪流飘荡,就像藤蔓一样相互牵连着,飘荡着,又像马的鬃毛和缰绳,在奔跑中,随风扬起、飘动。你看他把一条宁静的溪水写得如此动态,仿佛一下子忽然有了生命。
主持人:所以你必须知道,鬣是可以当成马颈上的长毛讲,有注释,如果我们想成鬣狗就不对了。
商伟:是得先读书上的注释,好在为了方便阅读,我把注释与正文放在同一页上,读者不会错过的,也用不着前后翻页。下面两句“小鱼尾游,翕忽跳达”,“小鱼尾游”很生动,大家看过鱼群出游吧,一条鱼接着另一条鱼的尾巴,好像形成了队列,井然有秩。“翕忽跳达”就是速度非常之快,这也是有出处的,还是《小石潭记》,“日光下澈,影布石上”后面的两句:“佁然不动,俶而远逝,翕忽往来,似与游者相乐。”“佁然”这个词需要有点古汉语的知识,其他的还好。一个“佁然”,一个“俶而”,都需要看注释。“佁然”就是发呆的样子,鱼游着游着,突然停下不动了,在游者眼里,就像是发呆的样子。可是你还没来得及弄明白是怎么一回事,它“俶而远逝”,突然之间,一下就不见了。这一个观察真是细致入微,妙极了。然后“翕忽往来”一句:鱼在水里往来,敏捷急速,眼睛几乎跟不上。“翕忽跳达”那一句,也是写鱼,正是从这里出来的。所以古文就看你怎么读,不是一次都能完全读懂。字面的意思不难懂,但要读懂深层意义,还必须挖掘它背后的文章,还有典故和出处,这是一个不断深入阅读的过程。
主持人:不能放过细节,不能放过深层的含义。
商伟:对,你看他接下来写的,“亘流背林”,水在前面蔓延着,背后依托着树林,“禅刹相接”的意思是,佛家的寺院,互相邻接。“绿叶秾郁,下覆朱户”,门是涂着朱色的,绿和朱非常强烈的对比。“寂静无人,鸟鸣花落”,有禅宗的味道,没人的地方,鸟还照样在鸣叫,不管人注不注意到它,花开花落,也是如此,王维的诗写道:
木末芙蓉花,山中发红萼。
涧户寂无人,纷纷开且落。
可以为证。这且不去深究了,但我们都不难看到,袁中道把海淀写得如此富于诗意。 他一路走来,出西直门,过高粱桥,以上就是这一带的风光。今天的海淀已经高楼林立了,在大楼里面很难想象当年的海淀是什么样子。
1940年,西直门外东北方,在高粱桥附近长河拍摄。选自《北支》摄影杂志,1940年8月号(日伪時期)。
主持人:所以海淀的房子为什么这么贵呢,从那个时候就开始有记载。
商伟:海淀是有历史的地方。接下来过了龙潭堤,就到了西湖,西湖是什么地方?大家看注释,这个西湖,后来经过开发拓展,就变成了后来的昆明湖。过西湖,在青龙桥小憩,一直走到了功德寺。写的都是这一路上非常熟悉的风景。我建议大家周末的时候,拿着这本书沿路走一走,看看还有多少当年的痕迹。我是1978年到北大读书的,那个时候,走出北大的西南门,不远就是水田,一片汪洋。也就40年的光景吧,海淀的水田几乎荡然无存了。
主持人:海淀两个字都带水。
商伟:今天我们都在担心,北京缺水,将来怎么办?那时的海淀可不缺水,水田相连,沟渠纵横。读读晚明的北京游记,一方面跟过去有一个对比,另一方面,你也知道历史的变迁,不是我们个人能够左右的。说是沧海桑田,有些大词儿小用,但落实在一个局部的景观上,也能多少感受到沧海桑田的震撼。
主持人:所以我看您,包括您在《西山十记》之前也写了一段自己的感触和文字,包括您说,那个时候北京不缺水,名副其实的沟渠交错,湖泊纵横,一片汪洋,大家现在不能理解,北京怎么可能会有一片汪洋,除非是那年下大雨,北京所有桥都淹得一片汪洋,这是不能理解的。其实在您眼中,很多古文不光是技巧,不是文字描述,其实是带有一定的情感跟记忆,是带有画面的。
商伟:是这样的,当时的作者通过文字书写,把自己的人生经验和观察,保留了下来。当然,既然是他们个人的体验,也自然注入了诗情。他们笔下的北京就不再只是一个客观的存在了。他们把北京写成了一个生命体验的场域,并因此活在了人们的历史记忆中。
主持人:而且是有选择的,写成了一个水城。
商伟:是一个好的去处,可居可游。
主持人:这样的事儿,是听地理学家的还是听文学家的,可信度高吗?
商伟:都得听,因为我们住在一个地方,这就是我们的家园,不可能完全以冷静的外科医生的态度来对待这个地方,这是我们的家园,也是我们魂萦梦绕的所在。所以我经常说,我虽然在外面这么多年,但实际上我还是把北京当作是我的家园。我在北京住了十年的时间,不算很长,但我在北京度过了十六岁到二十六岁这一段青春时光,所以北京是不可替代的。
我在《给孩子的古文》中特意选了好几篇跟北京有关的文字,包括《帝京景物略》中写到西山的文字。从海淀到西山,都跟我个人的阅历有关系,很可能跟在座的各位也有关系。所以我希望在座的读者也会有同感,这些文字会在内心里产生共鸣。这些古文不是死掉的东西,也不只是客观的记载。从中我们可以读到,当年从南方来的文人怎样到了北京,怎样发现了北京,如何完成了他们的北京书写,并且通过他们文字的打造,在这里获得了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,也就是把北京变成了他们自己的家园。从这个意义上说,写作参与创造了人生的意义,构成了他们人生意义的一个源泉。
主持人:刚才我也在想,城市也好,我们居住的环境也好,有可能再过一千年,那个时候不读古文了,通过影像资料也能看出我们今天的北京是什么样子,所以记载很重要。
商伟:当然,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图像时代。中国传统的写意画也不见得很客观地把世界描写出来,我看过董其昌的《燕京八景图册》,非常超现实,有些像后现代派,我不敢相信这是晚明的绘画,尤其是其中的那一幅《西山雪霁》图。中国的诗文都是写意的,好处在于赋予描写的对象一种意义,一种诗意,一种人的关怀,这样才能把一个外在的世界,一个空间,变成是一个你可以安身立命的家园。所以我觉得那一代文人,他们真的起了很大的作用,终于北京一劳永逸的写进了文人的风景线。
董其昌 《燕吴八景图册》之《西山雪霁》
(上海博物馆藏)
主持人:从您刚才的描述和判断取向来看,我理解到,可能您走过世界那么多国家和城市,但北京在您眼中不只是一个居住过的地方而已,您在这里投入了很多感情。您所推崇的古文作者,包括这里举例的袁中道,今天知道的人并不多了。但古人值得推崇的很多古文,也都是由于他们是带着情感写出来的。
商伟:是的,这里说到袁氏兄弟的古文,不同于前人眼中“文以载道”的那些古文,而是所谓“小品文”,往往写得比较随意率性。并没有打着领带,穿上西服,也不用端着架子,搞得那么紧张。正因为如此,他们的文字鲜活灵动,很有吸引力。我在《给孩子的古文》中收了一些小品文,是为了让大家知道,古文也是活色生香的。古文是我们几千年文明的书写载体,怎么可能是枯燥无味的、死掉的文字呢?
主持人:当时也没有什么背后的机构给他钱,请你把北京推荐一下,他就会倾注很多的情绪和感情去写这样的文字。在您看来,中国的古文,传承的也是一种类似于信仰的东西,这个信仰恐怕就是人的关怀。
商伟:在文字中有情感的投入,有个人的寄托。还有一本书是《帝京景物略》,住在北京的话,应该读一读,已经印了好几版。这是第一次有人把北京的历史掌故、风景名胜都写了下来,这里面写的钓鱼台等等,今天还在那里,只不过钓鱼台你可能进不去了。另外,《水尽头》也是一篇极有趣的文字。
帝京景物略(明清小品丛刊)
[明]刘侗,于奕正 著,孙小力 校注
上海古籍出版社
主持人:是二环还是三环?
商伟:写到了卧佛寺这一带,今天植物园那个地方,有一处“水尽头”,今天改称“水源头”,泉水丰沛。就像他们写的那样,“石下乱流”,从石缝里面,泉水往外喷涌,真有些不择地而出的意思。
水源头,还是有泉水的,但是没有那么丰沛了
北京这座历史名城,曾经以水著称。济南泉水也很多,但是现在不行了。历史上欧洲有名的泉城是罗马,今天的泉水仍旧丰沛如初,而且还是可以饮用的,这样的情况非常罕见。今天北京的西山一带还是有泉水的,但是没有那么丰沛了,你看他那个时候,“石下乱流”,从石头缝隙里面,泉水喷涌而出,“众声澌澌”,澌澌是一个象声词。“人踏石过,水珠渐衣”,他利用的是四字句,但不是诗经体,诗经是二二,节奏是不一样的,他写的是散文体,“水珠渐衣”,水珠把衣服打湿了,可以想象泉水之盛,到了什么程度,沿着石头走过,泉水会溅到你身上。下面这一句我非常喜欢:“小鱼折折石缝间”。
主持人:这不是瞎扯吗,小鱼怎么可能在石头缝里生活?
商伟:你听我说,“闻跫音则伏,于苴于沙”,石缝是什么形状呢?曲折的、几何形的,所以叫折折,但是这里的“折折”变成了动词,小鱼沿着石缝曲折而行,可是他不这么说,他把“折折”当成了动词来用。就因为这一个词儿,小鱼游动的轨迹就被清晰地勾划出来了,栩栩如生,如在目前。
主持人:而且还挺萌的。
商伟:准确地说,这一句没有动词,接下来就是“石缝间”,在句子中起副词的作用,意思是,在石缝间。所以你只能把“折折”当动词来看。
主持人:既写的鱼和石头,实际上也把鱼和石头里面的水也给写出来了。
商伟:水是透明的,洞然可见,鱼在石头的缝隙之间游动,“闻跫音则伏”,听到脚步声立刻就不见了,“于苴于沙”“于”就是在的意思,在草的下面,在沙子里面,小鱼一下子就躲到草的下面,躲到沙子里面去了。这就是写鱼的系列中的一个例子,写得多漂亮。柳宗元写的是“佁然不动,俶而远之”,去哪儿了,不知道。《帝京景物略》写鱼沿着石头缝这么走的,有清晰的轨迹,但又十分隐蔽,不易察觉。可见,写水写鱼的系列是连贯的,你多读了以后,就可以把这些东西都连起来。你越多读,阅读经验越丰富,理解的层面就越丰富,可以看出语义的不同层面,词句的不同出处,也可以看到后来的作者是怎样向前人借鉴,又试图推陈出新,另辟蹊径的。
我再讲讲《水尽头》的最后这一部分,你看他写水,写鱼,然后写花,就是那边的花是杂花,是自然的,不是今天讲的,这一片种什么花,那一片种什么花,而是完全是随着风飘散的,自然形成的生态。所以西山那个时候的花是杂花,各种各样的花是混在一块儿的,色彩也是天然的搭配,完全不假人力。
从结构上看,这一篇文字如何展开,如何递进呢?他写西山之美,写了水,写鱼,然后写花,接着说:“然春之花,尚不敌其秋之柿叶,”这一笔甚好,画面一下子从春切换到了秋,从春天西山原野上的杂花跳跃到了漫山遍野的柿子林:“叶紫紫,实丹丹,风日流美,晓树满星,夕野皆火”。
主持人:好美啊,这就是香山红叶。
商伟:这一段我非常喜欢,漫山遍野是一片如火的柿子林。前面讲西山如何美不胜收,但接下来更进一步,春之花又远不及秋之柿叶。为什么呢?因为那个时候,西山满是柿子树,大家可以想像,漫山遍野的柿子树是什么样子,他说“叶紫紫,实丹丹”,柿叶是紫色的,果实红彤彤,“风日流美”,风和日丽,流光溢彩,当年的香山红叶,竟然如此!最后的两句是绝笔,神来之笔:“晓树满星,夕野皆火”,这个意思今天的大白话也能说,树上挂满柿子,早晨远远看去,就像快要黯淡下去的星星一样。
到了晚上,漫山遍野就像火一样燃烧起来。这是比喻,好像、仿佛,我们今天作文,一定是这么写的。第二句,“夕野皆火”,文化程度高一点,可能会说“如火如荼”,这就很不错了。
主持人:文化低一点会说,哇塞,真红。
商伟:我们今天无论如何,还得要借助比喻,而比喻就是通过一个相似的东西来比较参照,不是直接的写照。但《水尽头》的这两句,从视觉效果来看,是直接的,而不是说,树上的柿子像晨星一样,它们就是晨星,整个树上缀满了晨星。这样的描写具有直观性,不需要通过联想来比拟。
主持人:关键是读起来,这种四字句的“风日流美,晓树满星,夕野皆火”,如果地产商的文案描写园林的场景,“风日流美,树满星,夕野皆火”,今天就感觉他真有文化,其实古文里就有。
商伟:今天中文系的学生,文学专业最好的工作是不是就是给地产商写软文,去卖房子呢?幸好明代的作者无法预知。总之,“夕野皆火”是神来之笔。夕照已经为原野镀上了一片温暖的色调,更何况柿子林原本又是紫叶丹果,流光溢彩?那么“火”是名词还是动词呢?我倾向于动词,着一“火”字,整个画面腾地一下就着起来了:漫山遍野,燃烧起一片柿子林!
主持人:包括滕王阁序写南长城,可是当时写“落霞与孤鹭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”,画面当中只有一个孤鹭,但是有一个画面感。
商伟:是文字表达创造了画面感,也赋予了物体以生命。我刚才讲的《滕王阁序》的头几句,是写南昌的地理环境,结果文征明的书法,不是说豫章,是南昌故郡,南昌今天还叫南昌,所以我能联想到我身边的城市,他写的那个南昌,座落在什么地理位置上呢?你看王勃是怎么写的:“襟三江而带五湖,控蛮荆而引瓯越”,以三江作为它的衣襟,以五湖作为它的佩带,“控蛮荆而引瓯越”,整个蛮荆之地,都在它的掌控之下,又从它那儿引出了瓯越——福建、浙江都是从那儿引出来的。地理是没有动态的,被他这么一写,就有了生命,而且以南昌为中心建构了一个风景版图,周围的地域空间都围绕着它而旋转起来了。
南昌滕王阁
主持人:有力度,有情感的投入。
商伟:这是文字的力量。
主持人:把地理方位交代出来了,但是在地理方位之外,还有地图不能表达的东西。您还没有回答我,您最喜欢的古人的朋友,您从他们那儿学到了什么样的智慧,或者是夜深人静某个你想不开的夜晚,你想跟他对话,你会有想不开的时候吗?
商伟:说得这么具体吗?当然可以啊,我们可以一起读一读苏轼的《记承天寺夜游》,苏轼被贬谪到了黄州,隶属今天湖北的黄冈市,一共在那里生活了十年。黄州地处偏远,谪居的日子也很无聊,而且前途迷茫,要不是提着一口气活着,很可能就此沉沦下去。他在黄州的第四个年头,有那么一个晚上,正准备照常按时入睡。可是在解衣上床的时候,忽然看到月光从窗外照进来,所谓“乱山衔月半床明”。这么好的月光,这么好的夜晚,如果在梦里睡过了,岂不可惜?岂不辜负了良辰美景?所以他决定不睡了,到院子里去散步,享受那个月下的世界。
我想我们很多的孩子已经没有在月光下看人看世界的经验了,那可是一个奇妙的感受。月光是一个魔术师,可以在刹那之间就把你熟悉的世界完全改变了。月下的世界,通体透明,把你从一个习惯的日常的秩序中解放出来,带到了另一个梦幻的世界去。苏轼在月下散步的时候,突然想到:这么美好的时辰,自己一个人独享,毕竟不够完美,应该有朋友一起来分享才好,于是他就想到他的一位朋友,当时住在承天寺。那时候既没有电话更没有微信,他直接就去敲朋友的门了。结果那个朋友正好也没睡,两人相视而笑,莫逆于心,同游于月下的承天寺。他们之所以是朋友,也尽在不言之中了。
主持人:都能熬夜?
商伟:心中灵犀一点通,两人因此同游于月下的承天寺。承天寺是一个很熟悉的地方,再奇妙的地方,天天都见,也就平淡无奇了。但月光下的承天寺,看上去却很陌生很新鲜,用苏轼的话说,是“空庭积水”。月光之下,是一个澄澈透明的水的世界,因为月光如水:“明月照高楼,流光正徘徊。”“人散后,一钩新月天如水。”月光下的承天寺,不仅空庭积水,而且水草纵横。仔细一看,才明白原来是竹子和松柏投在院子里的影子。
主持人:像一个大水族箱一样。
商伟:这就是文字的魅力,它厉害的地方在于,能让你忘掉这是文字写出来的,而把你直接带进了它描写的那个世界。你进入那个世界,好像直接看到了月光。在中国历史上,这一天原本无足轻重,但是由于有了苏轼这篇文章,我们从此记住了它,记住了曾经有过这么一个美好的夜晚,是苏轼和朋友共同分享的那个夜晚。我们今天如果不能够欣赏一个月光的世界,就很难进入传统的文学,很难理解传统文学所呈现的境界。所以我在《给孩子的古文》中为这一篇写导读时说,如果失去了月光,中国文学就会黯然失色。
主持人:包括中国民族音乐里面,有半壁江山都在写月亮,《二泉映月》《月夜》《良宵》等等都是描写月亮的。
商伟:所以他们的世界比我们丰富,我们只有白天的世界,到晚上就被人工的灯光给占去了,他们的夜晚是一个月光的世界。
主持人:可不可以理解为“天为穹庐”那种一个人的孤独感。
商伟:可以是孤独感,也可以是一种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的超越孤独的祈愿。我们无论分离多远,都面对着同一轮月亮,沐浴在同样的月光之中,因此可以通过月亮和月光而产生关联,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。此外,《春江花月夜》写到:“今人不见古时月,今月曾经照古人”,你也可以说:“秦时明月汉时关”,为什么是秦时明月,月亮还分秦代、汉代吗?那正是因为月亮曾经照过古人,也照着今天的人,今人与古人,跨越时空,共享同一轮明月。我这里不过举一个例子而已,但不难看到,中国传统古文的世界里,月的象征的力量何等强大,它几乎是无所不在,弥合了古今的距离,超越了空间的障碍。所以如果我们不了解这个月夜的世界,那是一个很大的遗憾。
主持人:而且通过讲述,我们特意挑选了几篇文章,让我们感觉到古文不仅仅要真正的读,还要去真正的行走,还要真正的去体验,你可以把他当成游记,可以当成一个推进你去一个景物的动力,然后配合那个景物和你那种自己怡情的感受,再来读这篇文章,感受又不一样。
商伟:这里我们看所谓的风景名胜,都是人写出来的,没有人的话,不会有这个名胜。而因为有了人的书写,这个地方就不再只是一个地方而已,这条路就不止是一个你平常上下班的路,而且车挺挤,挺烦人的。可是突然想到,四百年前,晚明的文人也在这条路上走过,而且在他的笔下,这条路原来是这个样子的……
主持人:我们平淡无奇的生活,一下就有了意义,我们只是这个历史长河链条当中的一个沧海一粟,一个结点,这个景物不会因为我们不注意它而终结,但我们注意到它、体验它,就会有很多的收获。我记得李银河老师写过一本书,《人间采蜜记》,她就说,其实我没有创作什么东西,我就像一个蜜蜂一样,在花朵上采蜜,我就很开心了。
商伟:大家周末到西山去看一看,这些地方还都在,有一些变化,但并没有完全消失。
主持人:能不能走远一点?
商伟:我看看这个地方,写的“圆通寺,望太和庵前,山中人指指水尽头儿,泉所源也”。这个地方大家去的话,今天还在,今天改成水源头了,不叫水尽头。
主持人:圆通寺还有吗?
商伟:我不大清楚,如果不在了,也应该可以找到遗址。
主持人:圆通现在是快递。
商伟:这个快递公司还真有来历。回到《水尽头》那一篇,到了那个地方,“磊磊中”,石头磊石头,到了这个地方,有两块巨石,“角如坎”,底下形成了空穴,“泉盖从中出”,他听到这里面有风吹树的声音,有泉水的声音,有鸟叫的声音,坐久了才能分清楚,哪个是鸟叫的声音,哪个是树的声音,哪个是泉水的声音。这两块石头今天还在,大家可以去看看,这就是水源头那两个大石头,曹雪芹研究会也在这个地方,《红楼梦》又称《石头记》,有的学者认为,水源头的巨石就是曹雪芹写的三生石。这我不敢说,但是曹雪芹当时确实是住在附近。
位于北京黄叶村的曹雪芹故居
主持人:至少说明红学会的人很欣赏那两块石头。
商伟:这都是一些散漫的点,但人生的意义无非是把这些点连结起来。
主持人:最后一句也特别好,“又西上,广泉不废寺,北半里,五华寺。然而游者瞻卧佛辙返,曰卧佛无泉。”
商伟:再往前走一点,就豁然开朗,峰回路转,又是一片泉水,那个地方才是水的源头,这真的是写得很精妙的一篇文字。因为个人的缘故,我对北京有特别的情感,所以我在选目时,也对这些篇目予以了特别的关注。
相关图书
《给孩子的古文》
商伟 编注
策划出品:活字文化
中信出版社
2019年04月
国际视野学术大家3年精心编注
选文兼顾经典与多元
由浅入深、循序渐进
丰富的主题、风格和文体,
为孩子打开古文世界的大门
古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结晶,精深而博达。这册选本在浩瀚典籍中甄选而成,是给孩子不可或缺的古典启蒙读物。
——北岛
🔚
给孩子
由诗人北岛发起并主编的“给孩子”系列
推出的线上儿童阅读推荐平台,
持续"给孩子一部好作品"。
微信公众号ID :tochildren
转载:联系后台 | 入微信群请加:missfanyi
▼ 点击文末"阅读原文",点亮更多精彩!